這是門診中要求做雙眼皮的病人最常問的問題了!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是「明天我穿迷你裙還是穿長褲呢?」,答案不應像做選擇題。
在回答之前通常要檢視「你有什麼」及「你要什麼」?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雙眼皮,通常會回答「自然就好」。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眼眶眼皮的條件在專業上究竟如何對待,適合什麼樣的雙眼皮,也就是「不知自己有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一切交給醫師您看著辨。
一般而言,縫的方法就是弄出一道雙眼皮線,其它的便無能為力了,所以它的目標明確,而且方法簡單,但因條件限制,縫線可能鬆脫或所造成的粘黏不足,無法形成持久的雙眼皮,雙眼皮的形狀也比較不易控制;好處是消腫快,雙眼皮較淺,看起來較「自然」。
割的方法正好相反,它可以切皮、除去脂肪,調整雙眼皮的深度,甚至形狀;但消腫慢,有較多可能合併症。所以只要你很容易貼出令你高興的雙眼皮,那麼你大致上是可以嘗試用縫的,但如果你要的是一雙「美麗動人」的眼睛,而非僅僅是目前的眼睛再加上一道雙眼皮,那麼「割的」方法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主要和上眼皮皮膚多寡、眼窩內的脂肪跟肌膜的解剖構造不同有關,所以手術方法就不一樣。如果是脂肪太多太厚的人用縫合法,根本無法做出漂亮又自然的雙眼皮。皮膚太鬆弛也不適合縫合法。
答案絕對是肯定的,眼睛的大小分橫軸縱軸來說明,先談縱軸好了!
我相信大家都見過打瞌睡時,眼睛瞇瞇的樣子,也看過害怕時所謂「瞠目」結舌的樣子,眼瞼張得大小,可以決定眼睛縱軸露出的大小。有一種病叫「先天性眼瞼下垂」,這種人特別是眼瞼蓋住瞳孔,睫毛下垂,眉毛上揚,一副沒睡飽的樣子,其病因是提眼瞼肌無力,治療方式也是手術縮短的提眼瞼肌膜。
另一種是老人的眼皮下垂,其額頭、眉毛、上眼皮一齊往下掉,會蓋住瞳孔,尤其眼尾部份下垂更嚴重。治療方法是拉皮或切除一部份上眼皮。另有少部份老年人眼瞼下垂的原因為,提眼瞼肌的肌膜斷了或鬆弛了,造成眼皮蓋住瞳孔,而雙眼皮線變得很高,患側額頭皺紋一大堆,治療方式也是手術修補鬆弛掉的提眼瞼肌膜。
另外最常見的是東方人的單眼皮,東方人約一半是沒有雙眼皮的,單眼皮的人其中有一大部份,上眼皮下緣會下垂,蓋過上眼睫毛的根部,造成眼睛小的假象,矯正方法就是割雙眼皮。割雙眼皮於這種情况有兩種幫助,一是提高了上眼皮之下緣讓眼球露出更多,另一種是眼睛的「錯覺」,有雙眼皮的人就是眼球外露的部份(eye aperture)一樣,也會看起來比較大。當然割雙眼皮除了將皮膚釘在眼瞼或肌膜上外,也可將提眼瞼肌縮短,造成眼睛放大效果,但此法僅可適度為之,操作過當,會造成眼睛閉不攏及睫毛太翹的結果。
至於是否可以將下眼瞼往下拉以放大眼睛呢?
放大當然可以,有人稱這受術為「下置」,這樣做眼睛容易變圓,也容易造眼瞼外翻,產生乾眼症之副作用。
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
(1) 內眥成形術,東方人大部份都有一個膜 (內眥),蓋住一部份眼頭,讓眼睛看起來小了一些。矯正方法就是行內眥成形術,將這塊內眥切除,並將疤痕隱藏至最不顯眼,內眥成形術有很多方法,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 Z-plasty 的變形,另一種是Y-V成形術的變形。
(2) 外眥成形術,這手術也是利用Y-V成形術的方法,將外眥向外側移動2-3 mm,以放大眼睛之橫軸,這些是常見的方法。
同樣的手術,有人效果很好,有人不理想,這和整形外科醫師的經驗、術前的評估、患者本身的體質與期望有關係。術前必須與醫師討論,你所想要的雙眼皮的大小、形狀、深淺,以訂做一套合乎自己臉形的雙眼皮。
雙眼皮之深度可大致分為深中淺三度,而形狀可分為封閉形與開放形兩種。診療時醫師讓病人對著鏡子,以細鋼絲在病人眼上做出一個假想的雙眼皮,或者在紙上畫出雙眼皮的形狀給病人參考,聽取病人的意見後,提出自己的建議,等到兩人意見達成溝通,才安排手術時間。
日本女性喜歡細緻而若隱若現的雙眼皮,台灣的小女生喜歡比日本女人稍寬的雙眼皮。眼形不同,雙眼皮成形的選擇也不同,眉骨突出而眼窩凹陷的臉,可以選擇西方式(較深、寬、開放形)的雙眼皮;眼睛不大,清秀的小女生可配上細緻的雙眼皮;而眼睛細長的女子,以眼尾稍寬的雙眼皮來配合,有讓眼形變得飛揚的感覺,且看起來較大。
東方人眼瞼常含有多餘的脂肪,呈現泡泡眼,如果把多餘的脂肪除去,再做雙眼皮,會使雙眼皮線條較美且平順,較不會有浮腫感覺。
當然脂肪抽的太多,會形成眼部凹陷,就會顯得較老氣,須要有適當的判斷。對天生眼瞼脂肪缺乏者,或者抽取太多者,補救的方式是可以考慮脂肪植入,來改善眼皮的外觀。
年輕人由於其皮膚彈性好,並沒有多餘上眼皮皮膚,故在和有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溝通後,接受單純的雙眼皮成形術的結果大多不錯。年長者,多有上眼皮鬆弛、肥厚現象;兩側眉毛高度的對稱性,有無下垂也會影響到雙眼皮線條的設計。
老化使眼皮鬆弛導致雙眼皮變細或消失,甚至三角眼,可經由上眼瞼拉皮手術,把鬆弛多餘的下垂眼皮切除,得以恢復昔日的光彩,年齡大,手術的範圍較大,項目也較多,復原較慢,碰到的問題也會較多。熟齡者的眉眼下垂應該多多考慮提眉手術而非一味的切除上眼皮。
「我的雙眼皮割壞了!!」通常是病人說出的,醫師很少用''割壞了''這樣的字眼。以下主要討論的是「不滿意」的雙眼皮手術,而非壞手術,不滿意通常有幾個面相:一是結果真的不理想,另一只是沒達到你的期望。
雙眼皮割得不對稱是常態。有人在手術時就覺得兩側眼皮感覺不一樣,有人剛術後很對稱,但後來一直不對稱;有人術後兩眼相差很多,但愈來愈對稱;有人術後右眼較腫,拆線時左眼較腫,不一而足。主要是解剖構造本來就不對稱,醫生不管怎樣,兩邊劃刀操作手順必定不同,術中兩側出血止血情形不同,術後疤痕粘黏不同,都影響雙眼的形狀及寬度。通常這些不對稱多在可接受範圍,且隨著消腫會愈來愈不明顯。
如果你要求百分之百對稱或過分吹毛求疵,醫師通常是不會幫你做手術的。如果術後不對稱的結果你無法接受怎麼辦?通常醫生會叫你至少等三個月再評估,到時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 你可以接受但不滿意,因要滿意須再次手術,所以乾脆作罷!
2). 需要進行修正手術:有些可能是補縫一兩針,又些是割一點小皮,這些都是小手術,復原也快,通常結果也不錯,但以下這些就要做較大的手術,甚至兩側都要作。
a). 兩側雙眼皮變的很淺很短,這種情況最好是重新做過,好好固定雙眼皮的線條,如果再次使用縫合方法,通常失敗機率較高,主要是因為疤痕阻礙了縫合的固定效果。
b). 如試著用縫合方法一兩次還是失敗,最好重開。
c). 單純的雙眼皮不對稱(不合併其他較複雜的情況),有明顯的一高一低,可以修改較不喜歡的那一侧,也可兩側都一起修正,一般而言,低變高比高變低好處理。
d). 形狀不甚滿意,弧度太平或太圓,都不理想。這時候可能要視情況,進行一側或兩側修改。有些人上了年紀,兩眼外側都明顯下垂,有時是無法用眼瞼成形術矯正過來,如果硬要做,只好逼著醫師將切口往外側延伸,這樣會留下"洩漏天機"的疤痕,所以一般整形醫師多會建議你做前額拉皮手術來矯正。
e). 大小眼:所謂大小眼並非指雙眼皮高度 (或厚度)不同,而是指兩側眼裂垂直寬度不同,即一邊眼睛張得比較大,一邊比較小。這種情況主要是可能術前就有眼瞼下垂而未能注意到;也可能是手術傷到提眼瞼肌或其肌膜;也有可能是兩側皮膚和提眼瞼肌膜粘黏的程度不同;當然也有可能是數種以上情況皆同時發生,最後的結果是兩側提眼瞼肌無法對稱地將眼瞼上提,造成大小眼,這時必須重新手術修補可能受損的提眼瞼肌或分離疤痕粘黏,有時甚至須作脂肪移植手術。
f). 眼眶內凹:有些人因為手術時''抽脂''抽太多,有些人是原本就有眼眶內陷,但合併眼皮鬆弛所以眼眶內陷的現象被掩蓋住,一但修去多餘皮膚,內凹就顯現出來,矯正的方法是脂肪移植,有可能要好幾次填補脂肪。
g). 眼皮持續浮腫:有些人手術已好幾年了,仍然看起來泡泡的,這時候可能要好好評估了。最好有手術前的照片作參考,也要能了解以前手術內容及術後復原的情況,以前手術有無感染、血腫或受傷的情況。
一般有經驗的醫師會在術前就告訴你,因為特殊眼眶結構,你有可能浮腫較久,有經驗的醫師也會避免眼眶作成泡泡的樣子,如果不幸碰到了,應該好好讓醫師為了評估,如果很有機會改善,要重作手術,也必須更有耐心,且配合醫師指導作術後的''復健工作''。比如有一些按摩動作或眼瞼運動,有助於淋巴循環及疤痕成熟,務必耐心持續進行。
h). 明顯的疤痕:皮膚愈薄,一般而言疤痕也愈細,上眼瞼手術都是希望手術傷口正好落在雙眼皮線上,但在眼瞼的內側及外側,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比較有機會產生明顯的疤痕,尤其是內側 (內眥),遇到自己有疤痕較明顯的體質時,務必遵照醫師的指示,多作按摩或甚至打類固醇,假以時日都有滿意的結果。而外側露出之疤痕也可利用修疤、打雷射或類固醇來改善。
i). 線頭露出:這是埋在皮下的固定雙眼皮的線跑出來,通常在兩三週後,如果是割的雙眼皮,剪掉就可,也不影響雙眼皮深度。如果是縫的雙眼皮,就不一定能剪掉,很可能影響雙眼皮深淺與形狀,應請醫師好好評估。
j). 粟粒腫 (milia):通常是縫線引起,一顆小米的大小,黃白色囊腫,用針挑掉或雷射打一下就可以。
一般而言,只有條件很好的患者才可以用很小的手術達到明顯而持久的效果;通常如果要有明顯的改變,持久的效果,手術的範圍就要大,項目也多,必然復原會較緩慢,有人堅持要『笑在前面』,有人『最後才笑』,通常這樣可高興得更久。年齡大,手術的範圍較大,項目也較多,復原較慢,碰到的問題也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