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形狀影響到整個鼻子的外觀,因此鼻翼整形也是鼻雕手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鼻翼改變往往能給臉型帶來巨大的影響。鼻孔和鼻翼是兩面一體,縮鼻孔手術與縮鼻翼關係密切,是鼻翼鼻孔整形手術的主要課題。
東方人鼻形普遍鼻翼較大、鼻頭略圓,且鼻梁不像西方人天生高挺、鼻頭較尖,故鼻翼寬大之人略多。
東方人的鼻子,如果只把它墊高,沒有縮小鼻翼,整個鼻子看起來可能會大而無當。
1.鼻翼的問題就是有(底)太寬大、太高、太厚、太小四種問題。鼻翼寬大會漏財的說法是一回事,鼻翼過大確實會造成美觀問題,鼻翼太寬大,從正面看,像兩個下垂的翅膀,看起來鼻子會覺得很沉重。如何才是鼻翼太大呢?兩側鼻翼總寬約等同於兩眼頭間距,眼睛寬度約等於兩眼頭間距,所以鼻寬約占臉寬的5分之1。從內眼角(俗稱眼頭)為基準做一條垂直線,如果鼻翼外緣超過此垂線,就可以考慮縮做鼻翼手術。從側面來看,鼻翼不可以遮住鼻柱,也就是說從側面看的話,要看到1-3mm的鼻孔才可以。
理想的鼻孔形狀是向外斜下垂的橢圓形,鼻翼的大小在兩內眥的垂直線內。從下面看鼻尖至鼻孔上緣的距離與鼻孔上緣至鼻翼基座的比例是1:2。
縮鼻翼手術切口可分為內開式與外開式兩種,內外之分是以鼻翼之內外側為準,內開法口刀位於鼻孔內,外開法口刀位於鼻翼外側接近臉部肌膚處。切除多餘鼻翼肌膚後再以手術細線固定縫合,切口處皆位於鼻翼邊界或鼻孔內部不明顯的部位,術後疤痕隱密。縮鼻翼/鼻孔手術乃切除多餘鼻翼肌膚組織後向內緊縮,鼻孔變小之餘鼻頭也會較術前來得高挺。
1. 鼻翼太寬,想想縮小鼻孔與縮小鼻翼有何差異?縮小鼻孔,鼻翼就會變窄。鼻孔的整圈範圍內,無論在圓周的任何一處,切除調一塊肉之後縫合起來,都會達到鼻翼縮小的目的。既然是這樣,我們該優先考慮,選擇在鼻孔內下刀,還是在鼻翼處下刀呢?
臨床發現在鼻孔內下刀,在將鼻翼向內拉緊縫合後,鼻翼形狀較自然,對大多數案例來說,疤痕都是極不明顯,萬一真的有疤痕體質,發生最差的結果,疤痕還是隱藏在鼻孔內。
2. 鼻翼太高,鼻翼手術可分別由 鼻翼與鼻孔底兩方未來做切除:切除一部分鼻孔底可縮小鼻翼寬度,切除一部分鼻翼可降鼻尖高度,鼻孔過大者同時合併鼻翼過高;此時手術兩者同時調整。有兩邊鼻孔不對稱者,鼻翼一高一低者,也可做兩側差異調整。如果患者真的鼻翼超高超肥,鼻孔卻太小,而沒有太多縮小的空間,像這種案例,大概無可避免的,須要選擇在鼻翼處下刀縮小。
3. 鼻翼太厚,正常鼻翼的厚度大約在5 mm左右。如果太厚,也切除部分鼻翼中層組織,內將鼻翼修薄。
4. 鼻翼太小通常合併鼻子太小,即所謂的「朝天鼻」,輕微的朝天鼻,可用隆鼻手術及軟骨移植的手術矯正。但有人是鼻整形時鼻翼切太多造成鼻翼太小,可以借由耳廓移植的技術,將鼻翼增大。
鼻翼手術在鼻整形手術的發展是比較落後的,以往鼻翼手術效果不好的原因在於只著重於肌膚的切除,由於鼻翼周圍肌肉的拉力會將鼻翼持續往外拉扯,更減少了縮鼻翼的效果。因此鼻翼下肌肉層縮緊固定的步驟才是手術成功的要素。
好看的鼻孔從下方看上去是向外下垂的橢圓型,鼻翼還有情他美觀上的問題:
1. 鼻翼太圓:是只從底下看鼻翼,鼓出理想的弧度。解決的方式是做皮膚、組織的切除。
2. 鼻翼下垂:係指從側面看,看不到鼻柱。看不到鼻柱不一定是鼻翼下垂,有可能是鼻柱後縮,需分開考慮。
解決的方式是做鼻孔內皮膚、組織的切除。
3. 鼻翼後縮:係指正面看鼻孔露太多。但是鼻孔露太多也可能是鼻頭後縮,即所謂朝天鼻。朝天鼻只要將鼻子延長,鼻翼就會跟著下來。但單純的鼻翼後縮可以使用補皮手術(composite graft)來矯正。
鼻翼手術的終極目標就是減少鼻孔外露,減少鼻翼的寬度及控制鼻翼與鼻尖、鼻柱的相對位置。才能創造鼻雕手術的完美比例。鼻翼手術的缺點就是時有外露的手術疤痕。但根據我們長期以及眾多案例的追蹤,需要施行修疤手術的案例實在不多,而且疤痕多可藏在鼻翼與顏面的交接處,所以看不清楚。當然,手術成功的要件還是手術前的判斷。臨床上我們還是看到許多鼻翼切太多或不足的案例。因此,鼻翼手術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