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柱後縮一直被患者及醫師們所忽視,鼻柱後縮從側面看,看不到鼻柱的底部。從正面看,呈現鼻頭下垂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問題出在鼻中柱發育不良,支撐不足。它可能合併馬鞍鼻或鼻尖不足。手術的重點,在於重建鼻中柱的支撐。
鼻柱要稍突出於鼻翼一點點 (約1-2 mm)才好看,見下圖:
正常鼻子: AB=BC=1-2mm
鼻柱下垂: BC>AB>2mm
鼻柱內縮: 2mm>BC>AB
第一型:鼻柱下垂 CD>AD>2mm
第二型: 鼻翼內縮 CD正常,AD>2mm
第三型:一加二型 CD,AD>2mm
第四型:鼻翼下垂 CD正常,AD<1mm
第五型:鼻柱內縮 AD正常,CD<1mm
第六型:四加五型 CD,AD<1mm
鼻翼下垂可用手術方式的改善,能使用切除鼻翼內組織,來上提鼻翼,如下圖:
鼻柱下垂可用手術改善,可以切除部分前凸的鼻中隔軟骨或鼻翼軟骨,以減少鼻柱下垂的程度,請參見下圖: Modified from http://clinicalgate.com/special-rhinoplasty-techniques/
總之,鼻中柱位於兩鼻孔之間,內有一鼻翼軟骨之內腳構造,上方支撐鼻頭組織,外接連接鼻翼軟骨之外腳,後接鼻中膈軟骨。鼻中柱決定了鼻頭的高低和整體鼻形,鼻柱不夠長,鼻形看扁塌像豬鼻子,鼻柱歪斜則造成整鼻形歪斜,鼻孔不對稱的問題,可見鼻中柱在鼻構造之中極為重要。
常用環狀軟骨鼻柱手術,先分開鼻翼和鼻柱軟骨,扶正鼻柱軟骨後,調整兩側的環狀軟骨做縫合,或將鼻柱從切開做矯正縫合,可用植入軟骨做支撐 (columella str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