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受傷後的黃金時間內可以找到整外醫師,那是最好,因傷口的縫合處理對疤痕好壞關係很大,但國內目前的醫療環,少有具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站在急診的第一線為民眾縫合傷口,是不爭的事實。
疤痕好壞大部份決定於受傷的機制、嚴重程度、傷口方向、深淺、處理是否得當、受傷的部位、個人體質及時空背景等。目前整形醫師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疤痕,可以選擇適當的方法來使用(或合併使用),以下討論幾種常見的修疤手術處理方法:
一,修疤手術:
1.切除後縫合:將部分或全部的疤痕切除, 然後用特殊的縫線多層的方式精緻的縫合,如下圖。至於何時要部分切除,何時要全部切除,這是需要很專業的判斷。
多層次的縫合可以減少皮下的死腔 (dead space) ,可以減少皮下傷口出現血腫,減少疤痕凹陷,可以增加傷口張力減少疤痕變寬,可以早一點拆線,早一點拆線可以避免線孔出現印痕。
縫線材質如果是縫於皮下組織或筋膜層的, 最好是不易吸收且較不引起組織反應的線,縫於皮膚層的,最好是不會引起組織反應的線,這樣可以避免線孔出現印痕。縫線不可縫太緊、太密,因為這樣會讓傷口邊緣的組織壞死,修疤結果大打扣折。
當疤痕較寬時,接縫合需用很大的張力去拉近傷口邊緣,這樣傷口前緣會處於缺血的狀態,常常癒合不好,需要較久才拆線,線孔出現印痕。傷口張力大很容易把疤痕拉寬,修疤結果大打扣折。這時可用分期切除(staged excision)的方法或用手術來鬆弛會牽絆組織的部位(undermining) 。通常直接切除縫合的做法是應用在疤痕較窄,且與皮膚紋路大致平行的疤痕。
(純屬個案說明,實際情況會依個人而不同,左/上圖為術前,右/下圖為術後)
2.皮下切開法:皮下切開法(subcision)應用於皮膚外表疤痕很小或甚沒有,但皮下有疤痕或明顯纖維化,拉住皮膚形成凹陷,這時可以利用針頭或尖刀從疤痕周圍插入,將疤痕凹陷的部分挑開鬆解 (undermining), 皮下切開法讓凹陷的疤痕變得較平。可以合併使用雷射磨皮或局部注射填充物或補脂肪,如下圖及照片圈圈所示。
3.Z-成形術:當疤痕與皮膚紋路成垂直或角度很大時,疤痕會較醒目、較容易收縮與變寬。這時可以利用Z-成形術將疤痕延長及改變方向。如下圖:設計AB長=CD長 =BC長,且AB與CD大致與皮膚紋路平行。
沿 AB、BC、CD切開,並掀起皮瓣ABC與皮瓣BCD,然後兩個皮瓣位置互調,然後縫合傷口。Z-成形術適合用於眼周、嘴巴與鼻孔周圍、短疤痕、兩側高度不等之疤痕。
4.W-成形術:如下圖設計與切除,每一小段約4-5 mm,適合用於前額、臉頰與鼻被、長疤痕、兩側高度相等之疤痕。W-成形術不宜設計得太規律,太規律反而醒目。這種皮膚切法可應用於髮際線拉皮的切口,術後疤痕非常不明顯。
5.幾何圖形切除Geometric Broken Line excision:像W-成形術,只是它更不規律,也更不醒目。
6.Rhomboid-Z-plasty:如下圖,它切除一個菱形皮膚與病灶後,兩側延伸做方向相反的Z-成形術。
請注意這些特殊的修疤手術設計必須考慮皮膚紋路,更正確的說是RSTL (Relaxed Skin Tension Line) ,意即皮膚在鬆弛的情況下,它張力最強的方向。一般可以把它當成皮膚紋路的方向,其最終目的就是這些疤痕最後大致與皮膚紋路平行,因為疤痕與皮膚紋路平行時美容效果最好。
這些特殊的修疤手術設計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果,那就是延長疤痕的長度,兩定點之間要以一條疤來連結,直線最短但張力最大,所以疤很較粗而收縮強(scar contraction) ,所以延長疤痕的長度,可降低張力,所以疤痕較細而收縮變弱。Z-成形術最有延長長度的效果,又可改變疤痕的平面;而W-成形術、Geometric Broken Line
切除,則較無改變疤痕的平面的功效。
總之,修疤受術透過手術,設計各種切開方,可以將不理想的疤痕切除或切開鬆弛,然後以各種不同方法修補,可以將寬的疤弄窄,隆起的疤亦可用此方法切除再縫合。配合Z-成形術或W-成形術,可將疤痕改方向,
使之與皮膚紋路較為平行,進而改善外觀。疤痕通常是無法變短一點的,除非讓周圍皮膚變皺,這一點也是很困擾我們。至於修疤手術的效果通常以臉面、皮膚較薄、較鬆的部位較好;四肢軀體、皮膚較厚較緊的部位較差。
二,補皮或組織擴張法:
有些疤太大切除後無法縫合,可用此方法縫補傷口,補皮仍然會有一圈疤痕在原疤痕周圍,而補上的皮顏色與周圍組織不同。組織擴張法需用組織擴張器來慢慢撐開周圍皮膚,切除疤痕後,再以擴張來的皮膚縫合。
須要數個月的時間,最後仍須留下一道細小疤痕。通常前者手術較簡單,手術效果較不好;後者手術較繁複,但手術的效果較好。
三,磨皮:可用磨皮機磨皮,但目前多使用雷射磨皮,可用二氧化碳雷射、鉺雅各雷射或飛梭雷射(Fraxel laser)。對改善細小疤痕、痘疤等有很好的效果,對於較深的疤痕,可能要二至三次治療,方能完成(見文章)。割痣、疤痕切除手術、美容手術後3-6個月,可去諮詢整外醫師做雷射磨皮手術,進一步淡化疤痕。其他還有刺青法及黑色素細胞植入法,不在此做詳述。
1.局部注射類固醇
2.雷射改善色素:染料雷射可以用來處理紅色疤痕加速疤痕的成熟,色素雷射如銣雅鉻、紅寶石雷射可以改善疤痕的色素或疤痕合併的泥沙嵌入(外傷性刺青)。
3.美容膠、矽膠片或矽膠軟膏:可以改善疤痕大小顏色,壓平凸出的疤痕,需在疤痕未成熟前及早使用,且持之以恆。
4.填充物,可以注射脂肪、膠原蛋白、玻尿酸等,改善凹陷疤痕,效果立竿見影,但不能持久,須多次治療。
5.局部注射類固醇,甚至放射線的治療,方才有效,否則復發機率非常高。
總之,您如果對疤痕感到不滿意,最好能諮詢整形外科醫師,讓他們為您分析評估;而非一昧尋找 所謂 ”去疤膏或除疤雷射”。改善疤痕一定要把時間列入考量,通常時間對我們有利,通常疤痕在傷口癒合後兩週至三個月之間最醜,又紅又黑又硬,甚至又癢又痛;隨後它會慢慢轉好,當然在接受修疤手術時,也是要再經歷一次傷口癒合的過程,所以需要好幾個月的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