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輪匝肌位於眼眶前,並附著於上下眼瞼板,它的功能是閉合上下眼瞼。眼輪匝肌的眶骨部分 (orbital part)參與了眼瞼的自動閉合,例如眨眼和強行擠壓的閉合。眶膜前部分 (preseptal part)既涉及自願的強制性閉眼,也參與非自願的眨眼閉眼,並在睡眠過程中保持眼瞼閉合。瞼板部分(pretarsal part)更多地參與眼睛的非自願眨眼閉合。淚腺部分 (lacrimal part)眼輪匝肌收縮時,縮短了鼻淚管系統的小管,將淚液擠入淚囊。同樣肌肉也從側面和向前拉動淚囊,形成真空以將淚液吸入囊中。
下瞼板位於眼輪肌的瞼板區深處。形成眼瞼支架的作用,由緻密的結締組織組成,以內外眥韌帶附著於眼眶骨內緣,它也是上瞼提肌的附著部位 。下眼瞼內面必須與眼球表面緊密貼合,才不至於發生乾眼溢淚的現象。
眼輪匝肌可以支撐眶膜與眼瞼板,有防止眼袋產生,保持眼瞼板與眼球貼合的功能。老化時眼輪匝肌會變長變鬆弛,平時保持在較強收縮狀態,可能加劇眼下皺紋。行熟齡顧客的下眼瞼成形術 (眼袋手術)時,眼輪匝肌如能得到適當處理,對術後功能與美觀都有相當的助益。
下兩圖是分離眼輪匝肌肌皮瓣的情形,其上為橫切的部分,其下為縱切面的示意圖:
上圖為參考Christopher I. Zoumala等醫師的文章所修飾圖。下兩圖為眼輪匝肌肌皮瓣往上外拉提,並縫合於顳肌深部筋膜。
下兩圖為眼輪匝肌肌皮瓣往上外拉提,並縫合於外側眼眶骨膜外緣。
眼輪匝肌肌皮瓣往上外拉提,不管縫合於顳肌深部筋膜或外側眼眶骨膜,皆可拉緊並上提眼瞼下的軟組織,包括眼輪匝肌或所謂的蘋果肌。它對下眼瞼也有支撐作用,可減少下眼瞼外翻。但這兩種方法其皮瓣並非縫至眼眶的內緣,他們位移的向量並非朝向眼球,所以容易發生眼球眼瞼無法貼合的現象 (lid globe disjunction)。下圖是眼輪匝肌、外眥韌帶與眼球相關位置,以及眼輪匝肌、外眥韌帶附著於眼眶骨的位置。
眼輪匝肌肌皮瓣往上外拉提而固定於眼眶骨的外緣,其位移向量是把下眼瞼拉遠離眼球的。
外眥固定術或外眥成形術是往上外拉提而固定於眼眶骨的內緣,其位移向量是把下眼瞼拉近眼球的。
以下這些圖為J. William Little 等醫師使用眼輪匝肌栓掛法,將眼輪匝肌往上外拉提,並縫合於眼眶骨內緣的示意圖。
下圖重點是要將眼輪匝肌縫合於眼眶骨內緣,才不致發生眼球眼瞼無法貼合的現象。
眼輪匝肌肌皮瓣分離後往上外拉提,縫合於瞼板前的肌肉與與眼眶骨膜,可上提眼瞼下的軟組織及眼輪匝肌,並有機會改善臥蠶部位的豐滿程度。
眼輪匝肌切斷一定有損其運動神經支配的完整性,至少暫時讓其失去收縮能力,在匝肌與皮膚之間多做剝離,固然匝肌本身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度,好做提拉動作,但也增加皮下層疤痕的形成,所以匝肌的處裡,依然得適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