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認為眼袋是多出了脂肪跟贅皮,所以眼袋手術就是切皮去脂。現在我們認為應當把眼袋當成一種下眼周的老化現象來處理比較妥善。過去認為眼袋脂肪是增生太多,所以就會盡可能去脂。現在新觀念認為是筋膜與韌帶鬆弛,無法支撐眼袋脂肪,讓它往眼下垂而凸出來的(這是一種類似疝氣發生的概念)。
眼袋脂肪的處理是眼袋手術中最為核心的部分。
雖然目前眼袋脂肪的處理方式有:移除脂肪 (以僅可能切除脂肪作為主手段)、移除部分脂肪 與不移除取脂肪 三種,但最重要的ˋ是如何對待這些脂肪:要不要利用及如何利用。
如果是使用移除部分脂肪與不移除取脂肪兩種方法 (意即要利用這些脂肪),其重點在如何讓眼袋脂肪不再鼓出,並讓眼眶四周看來自然美觀年輕。
移除脂肪就是一種減法的概念,是最傳統的方式,想法單純做法簡單,可用內開法,也可用外開法。就單單處理脂肪而言,這方法最簡單,而且復原快。壞處是整體美觀效果較差,脂肪移除多了,就眼眶凹陷;脂肪拿少了,就眼袋容易復發。如果沒有合併其他手術,單單移除脂肪是無法改善淚溝的。目前這個方法(尤其是內開取脂) 常被其他醫師用於年輕而無淚溝問題的顧客,或是常被不會做脂肪下移或脂肪回推的醫師所應用。
不移除脂肪的眼袋手術,目前有兩種方法撫平眼袋 (即如何處理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眼袋脂肪):
其一脂肪移位 (fat reposition,將眼袋脂肪下移ˋ至眼眶下緣之外,即淚溝或蘋果肌的位置),
其二是脂肪回推 ( fat relocation, 或叫脂肪歸位,即將眼袋脂肪推回眼眶裡面),一定需要將筋膜縫合, 防止眼袋脂肪再膨出。脂肪歸可用於修補的筋膜有:眶膜與囊膜。這兩樣都無法改善凹陷的淚溝。
移除部分脂肪的眼袋手術,處理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眼袋脂肪也是上述兩種方法:下移與回推。
目前眼袋手術基本上是往保留眼眶脂肪 (fat preservation) 的方向發展的。
上圖使用囊膜 (方法之一)示意圖。
上圖用眶膜修補簡單示意圖。
在有眼袋顧客中,眶膜的下半部分通常是鬆弛變薄的,而上半部分通常是較強韌的,一般而言,眶膜是沒有囊膜那樣強韌。
另一種保留眼眶脂肪的眼袋手術是脂肪推移至眼眶下緣,用於矯正膨出的眼袋及凹陷的淚溝,即所謂脂肪下移或眼袋移位(fat reposition)。筆者在2010年前使用取脂法及回推法,2010年後開始使用脂肪下移法,發現這方法效果極佳,請見右圖。
右圖是脂肪下移的效果,很像路旁山壁的土石流,有填補淚溝,撫平眼袋,縮小眼眶大小的功效。
右圖是兩種不同做法的脂肪移位,A圖是一般醫師的作法:從眶膜後剝離,剝離的淺而窄,所以脂肪能下移的少,常常需要切除不少脂肪,所以效果較差。B圖是我現在的做法:從眶膜前剝離,且剝離的深而廣,脂肪下移的多,不需要切除部分脂肪,所以效果較佳。
將切除下來的眼袋脂肪,用以補淚溝凹陷。它的效果沒有脂肪下移的好,因為眼袋脂肪抽出或切下以後就失去血液供應,再移植至淚溝,其存活率就大打折扣。被移植脂肪的位置也不好固定在所要的地方。如果淚溝韌帶沒有鬆開,淚溝仍緊貼於下眼眶骨上,能填入的脂肪也很有限。單獨抽其他部位的脂肪,來補淚溝凹陷,其效果也沒有脂肪下移的好。若是開眼袋同時,或單獨抽其他部位的脂肪來補蘋果肌,是可以蘋果肌的,且改善蘋果肌效果也很好。
以下案例 (大部分是筆者手術)為移除脂肪術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眼眶凹陷通常更為明顯 (尤其是移除過多眼袋脂肪時),也ˋ無法改善眼眶大小 (即下眼瞼上緣至淚溝的距離)。
以上案例為內開法移除脂肪手術 (內開取脂)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眼眶凹陷通常更為明顯。
以上案例為內開法移除脂肪手術 (內開取脂)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眼眶凹陷通常更為明顯。
此案例為內開法移除脂肪手術 (內開取脂)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仍然眼眶凹陷。
此案例為再次內開法移除脂肪手術 (內開取脂)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仍然眼眶凹陷 (尤其年紀大者更要小心)。
以下兩案例為年長者外開法移除脂肪術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眼眶凹陷通常更為明顯而更顯蒼老,當然也無法改善眼眶大小。
下案例為眼眶很凹陷的顧客,行外開法移除脂肪術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而更顯老態於不良眼神與不良眼神,也ˋ無法改善眼眶大小。
熟齡案例為外開法移除脂肪術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眼眶凹陷通常更為明顯,美觀效果極差。
在上述移除脂肪案例中,術後眼眶凹陷的情形,也會出現在脂肪下移及脂肪回推的案例中,只是程度、形狀與分佈不同,重要的是這些凹陷不宜過大過深,也不宜位在靠眼眶下緣的淚溝附近 (這會顯得瘦骨嶙,即所謂skeletonization),而讓眼眶變大,使眼眶與臉頰形成一個明顯交界。
以下案例為脂肪回推術前術後比較所見:無法改善淚溝 。我們知道囊膜比眶膜強韌,如果是利用囊膜修補將眼袋脂肪回推,去眼袋效果好但眼眶凹陷通常稍微明顯。如完全不移除眼袋脂肪則,而利用眶膜修補的,如果眼袋脂肪掉下來很多,則去眼袋效果不佳,眼眶脂肪會稍顯凸出 (表示單用眶膜修補,撫平眼袋效果不好),當然也無法改善眼眶大小 。以下八個案例 (部分為筆者手術)為利用囊膜修補/脂肪回推的術前術後比較所見:術後淚溝依舊,前兩例眼眶凹陷稍輕微些,後六例眼眶凹陷都很明顯,八例皆無法改善眼眶大小 。
案例一
案例二之正面與斜側面
為何沒有脂肪下移的脂肪回推的方法,如利用縫緊眶膜來固定脂肪的脂肪的效果,通常較不持久?
原因是這樣的:要將下垂厚重的眼袋脂肪勉強回推入眼眶,需要有很強的筋膜支撐,而大部分已有眼袋產生的顧客其眶膜 (至少下半部眶膜),通常已鬆弛的不足以撐住眼袋脂肪讓它不繼續膨出,除非有特別情況或處理,效果通常較不持久。
眼袋脂肪下移 (移位)的效果
如果手術做得好,比較脂肪下移術前術後可發現:術後淚溝明顯變淺,少有眼眶凹陷的情況,縮小眼眶大小 (即下眼瞼上緣至淚溝的距離),使眼眶與臉頰的交界變得較平順。如果手術做得不好:術後淚溝仍明顯,眼眶凸出出或明顯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以下六個就是不成功的脂肪下移案例 (皆非筆者手術)。
案例一 (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 (術後8天照片就可以發現是這樣) ,脂肪下移的不夠多 ,以至於術後淚溝仍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眼袋很快又復發 (術後1.5年照片)。
案例二 (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 (術後5天照片就可以發現是這樣) ,脂肪下移的不夠多 ,以至於術後淚溝仍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眼袋很快又復發 (術後1.5年照片)。
案例三 (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脂肪下移的不夠多 ,眼袋很快又復發 (術後4個月照片)。
案例四 (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 ,脂肪下移的不夠多 ,術後淚溝仍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
案例五 (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 ,脂肪下移的不夠多 (可推測移除不少脂肪),術後淚溝仍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眼袋很快又復發 (術後半年照片)。
案例六 (下三個圖):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不夠深不夠寬 ,脂肪下移的不夠多,術後淚溝仍凹陷,無法縮小眼眶大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也不平順,眼袋很快又再復發 (術後17個月照片)。
下列皆是內開法眼袋移位手術做得適當的案例 (皆筆者手術),比較術前術後可發現:術後眼袋與淚溝消失,大幅改善抽脂法可能造成的眼眶凹陷的情況,且可縮小眼眶大小,使眼眶與臉頰的交界變得較平順。
案例一 (下圖):其臥蠶、眼袋與淚溝一層一層的非常明顯,眼眶下緣組織剝離的夠深夠寬,脂肪下移的夠多,術後淚溝眼袋消失,眼眶大小縮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平順。
案例二 (下圖):其黑眼圈、眼袋與淚溝非常明顯,經內開眼眶下緣組織剝離,脂肪下移,術後黑眼圈、淚溝與眼袋消失,眼眶大小縮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平順。
案例三 (下圖):多年內開取脂肪後眼袋復發 (非筆者手術),淚溝非常明顯,經我用內開法行眼眶下緣組織剝離,脂肪下移,剪除贅皮,術後淚溝與眼袋消失,眼眶大小縮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平順。
以下案例 (下五圖):經內開法脂肪下移,術後淚溝與眼袋消失,眼眶大小縮小,眼眶與臉頰的交界平順。術後多年仍維持良好外觀,眼袋無復發現象 。
在這些追蹤較久的熟齡案例中,可發現有些熟齡人士術後的眼袋,多年後似乎有回縮的情況。這正是持續老化脂肪萎縮的現象。這也告訴我們,只要處理得當眼袋脂肪是很難再增生回來的。